庞涓与孙膑的故事 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

遂成竖子之名!”,魏国名将庞涓眼见半生筹谋付诸东流,于是用尽全力大喊一声举剑自刎。而在远处兵车上冷眼观看的齐国军师孙膑,脸上表情并未有大仇得报后的欣喜若狂,只是静静看着又似什么也没看到。

庞涓与孙膑的故事流传百世,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孙膑复仇时又有多狠呢?

庞涓因妒忌与私欲残害同门

孙膑原名孙伯灵,生于齐国,乃春秋兵家至圣孙武后人。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至于两人老师是否鬼谷子?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说明,而有关两人师从鬼谷子的传说,多由明代冯梦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而来,但无论两人师从何人,确属同学无疑。

孙膑与庞涓在同门中堪称翘楚,不过孙膑乃军事名家之后自有军事天分,遂学习能力与军事智慧都超出庞涓一截。

庞涓先学成下山,在当时战国霸主魏国拜将后,凭借魏国名将吴起留下的军事遗产魏武卒大胜楚国,遂得到魏惠王器重而成魏国名将。庞涓功成名就一时风光无限,可其好名深怕失去一切,由此心中一直有个心病。

庞涓自知孙膑才能超越自己,深怕其出师后投奔他国成为自己的劲敌,遂想将其弄到自己身边,一来利用孙膑智慧以助自己建功立业,二来设法霸占孙膑所著兵书以助自己千古留名。

孙膑顾念同门之谊,遂对庞涓邀约一起飞黄腾达并未起疑。可当孙膑来到魏国,庞涓很快就露出真面目,不但捏造孙膑谋反罪证,甚至还撺掇魏惠王对孙膑处以膑刑与黥刑。

膑刑就是挖掉人的膝盖骨,到了周朝,也许有的统治者觉得麻烦,就将膑刑改为砍掉双足,而黥刑就是在脸上刺字。

于是孙膑不但失去双足成为残废,而且脸上刺字再也无法摆脱罪犯身份,总之庞涓断绝了孙膑出仕成名之路。而孙膑也因受膑刑,人们才弃其原名改称孙膑。

庞涓虽达到了目的,可其仍派人严密监视孙膑。孙膑遭此大难,彻底看清庞涓阴险自私嘴脸,但要想复仇,只有韬光养晦。

孙膑整日不是装疯卖傻,就是打翻饭菜,甚至还吃猪圈中的粪便,逐渐麻痹庞涓放松监视。

孙膑忍辱负重多时,终于等来机会。公元前355年,庞涓率兵攻打宋国黄池,其中牵涉到齐国利益,于是齐国遣使赴魏国洽谈此事。

孙膑眼见故乡来人,又恰逢庞涓不在都城,遂一路爬行至齐使居住的驿馆,将其才能与所受屈辱和盘托出。

齐使闻言怜惜孙膑旷世之才,更何况时任齐国国君齐威王也是重视人才的英主,于是齐使就将孙膑藏在车中欲将其带回齐国。

等庞涓察觉孙膑出逃为时已晚,齐使已带孙膑离开魏都大梁绝尘而去。庞涓也只有期盼孙膑残疾落魄模样,不会得到齐威王重用罢了。

孙膑围魏救赵,桂陵首擒庞涓

膑足黥面刑罚早已使孙膑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孙膑自觉刑徒之身,无资格被推荐给齐威王,遂投到齐国大将田忌门下做幕僚,并很快凭才智得到田忌倚重。

齐国富裕由此贵族们多痴迷赌马等怡情游戏,田忌当然也不例外,只可惜总是输给齐威王亏钱无数。

孙膑见此情景,就教田忌与齐威王赌马时改变策略,在三局两胜制中以下等马对阵上等马,上等马对阵中等马,中等马则对阵下等马。

由此田忌以输掉首局的代价,破天荒头一次赢了齐威王。齐威王身为战国名君,对钱财损失并不以为意,反而好奇田忌受何高人指点如此懂得变通。

田忌藉此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见之大喜,遂经常邀孙膑入宫秉烛探讨诸国局势等军事问题。

公元前354年,正在崛起的秦国进攻魏国,同时赵国进攻卫国。卫国乃魏国附庸遂向魏国求救,魏惠王集结魏、宋、卫三国8万军队,由庞涓带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

赵成侯向齐、楚求救,楚国陈兵魏国南部边境待机,而齐威王经多方权衡,公元前353年派田忌率军赴赵国邯郸伺机而动,同时又派田婴前往魏国襄陵伺机与楚国合力攻打。齐威王本想封孙膑实职,却被孙膑坚拒,只得派其跟随田忌军队以行军师之职。

战国乱世从无道义可讲,虽然魏卫宋三国结盟,可庞涓却趁机夺了卫国几座城池,卫国势弱敢怒不敢言。而魏国襄陵原属宋国,战国初期被楚国霸占,后又被魏国纳入囊中。

于是齐威王藉此游说卫、宋背刺魏国,三国合力赴襄陵。同时陈兵齐魏边境的田忌得到邯郸沦陷,赵成侯逃跑的战报。而得知宋、卫背叛的庞涓,只留部分兵力守备邯郸,也欲回兵收拾宋卫两国。

田忌得报欲整军与魏军一战。可魏军实力强大,孙膑不愿齐军与魏军以硬碰硬,遂向田忌提出了围魏救赵策略。

当时能让庞涓不顾一切回援之地,首属魏国都城大梁。可孙膑却选择攻击守军众多的大梁以东重镇平陵,并选派齐军中打仗水平最菜的齐城(临淄)与高唐两位都大夫率兵攻打平陵。

田忌一听直接懵圈,兵家素来讲究攻敌薄弱之处,孙膑却派最菜之人去啃最硬骨头,岂不是白给吗?

孙膑暗叹当然是白给,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这只是向庞涓传递齐将指挥无方讯息,令其麻痹大意罢了。

田忌虽狐疑不定,但依旧听从孙膑计划。果不其然,很快前线来报攻打平陵的齐军损失过半,两位都大夫均已阵亡。孙膑淡然处之:将军莫急,我军现乘轻车直奔大梁。”。

田忌差点崩溃,平陵还未拿下,竟然又要进攻固若金汤的大梁?

孙膑又命田忌留少量步兵给轻车兵殿后,准备接阵庞涓追兵。事已至此,田忌对孙膑也只有言听计从。

齐军攻打平陵虽败,却成功吸住魏军主力无暇回援大梁。而庞涓果然中计,亲率攻打邯郸的魏军赶回大梁。可是魏军辎重太多,无法急行军,庞涓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这时庞涓接到战报,先头部队与齐军接火,齐军兵微将寡不值一战。庞涓心下大定,遂命魏军丢下辎重拉满速度,星夜奔赴大梁。

孙膑见庞涓已上套,遂又命田忌赶快带主力改道桂陵埋伏。田忌疑惑,孙膑冷冷言道:攻打大梁只是吸引庞涓的噱头,桂陵是庞涓回大梁最快捷之路。”。

桂陵之战结果可想而知,庞涓率领的魏军围困邯郸一年,又接连几天急行军,早已疲敝不堪,再遇伏兵四起顿时四下溃散,庞涓也被齐军俘虏。直到这时,庞涓才看到齐军主将旁边战车上,赫然坐着孙膑。

不过孙膑并没有权力私下处置庞涓。桂陵之战远未伤到魏国筋骨,齐国还需将庞涓当做谈判重要筹码,以换回一定利益。

公元前351年,魏楚齐赵四国在临漳会盟,谈判结果齐国释放庞涓,魏国将邯郸归还赵国,楚国则吐出趁乱侵占魏国土地,如此这般四国罢兵,各自回国休养生息。

桂陵一战,齐国同时削弱了魏、赵实力并提高了影响力,一跃而为足与魏国抗衡的强国。而昔日霸主魏国又击败了攻打襄陵的齐军,余威犹存。总之齐、魏两国都不算输家,只剩庞涓与孙膑两人皆心有不甘。

庞涓受辱于孙膑咽不下这口气,而孙膑运筹帷幄却因齐国利益无法手刃仇人,由此两人都憋着一口气,伺机再一争高下。

孙膑围魏救韩,庞涓兵败马陵羞愤自尽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接受秦国商鞅游说,召开逢泽之会决意称王。魏惠王称王采用周天子仪仗相当威风,就连赵、秦等大国国君都到场祝贺,唯有韩国与齐国未来捧场。

齐国不鸟魏国倒还罢了,魏国小弟韩国竟然也敢不听号令。魏惠王为此怒火中烧,于公元前342年,派庞涓为主将,太子申监军攻打韩国。

韩国虽与赵国、魏国同出于晋,可韩国弱小根本抵挡不住庞涓凌厉攻势,国都新郑告急。韩昭侯只得紧急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有了桂陵之役的经验,又想故技重施,先让韩、魏互拼,然后再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于是齐威王在韩昭侯与魏国苦战5次皆败危在旦夕时,才派出昔日救赵原班人员,驰援韩国。

孙膑时隔12年,终于与庞涓再次面对面一战,遂欲再施围魏救赵套路来救韩国,要让庞涓在同一条河中翻船,如此羞辱报复庞涓方觉畅快。

庞涓未料到与韩国缠斗一年,不仅未拿下韩国,反而给了宿敌齐国袭击大梁时机,遂从韩国撤军全速追击齐军。

庞涓自忖齐军这次出兵,就是想借韩、魏军力消耗皆成疲态之际,以最小代价谋求最大利益。齐军此次出征套路与12年前救赵如出一撤,其幕后指挥定是孙膑无疑。

庞涓思谋良久,行事也是万分谨慎,时刻探查齐军动向以免再中埋伏。谁料孙膑早已针对庞涓此次谨慎心理,为其设下了减灶圈套。

齐军入夜做饭时,孙膑命士兵搭十万个灶台,第二天搭五万灶台,第三天再减为三万灶台,给庞涓制造一种齐军士卒大量逃亡假象。

紧追慢赶的庞涓经过几天观察,断定齐军已逃亡大半,不由心中大喜。可庞涓不想在魏太子申面前露出骄兵之态,遂假意教导一番,又派步兵按原来节奏前进,轻骑随自己加速追赶齐军以血桂陵之耻。

孙膑早已派1万善射士兵埋伏在庞涓必经的马陵道两边,又命士兵只要看到林中火光起,就朝那个方向万箭齐发。其余士兵则随孙膑潜伏在稍远的林中。

傍晚时分,魏军赶到马陵。此处山高林密,庞涓派斥候打探没有伏兵,才放心大胆进入林中。突然魏兵发现一棵大树被刮去一大块树皮,白花花的树干上写着一行字。

天色已晚,庞涓看不清树上写的什么,遂命士兵点起火把,只见树干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惊觉不妙,可还未等魏军反应过来,飞蝗般的劲箭已到眼前。庞涓轻敌只率机动性最高的轻骑追赶齐军,此刻没有步兵盾牌遮挡,魏军都不知该如何抵挡箭雨。

魏军正慌乱之时,突然四周火光大盛,数万齐军随着喊杀声,从埋伏的密林中奔涌而出。魏军瞬间溃败而逃,庞涓肩、腿皆已中箭,无论怎样呼喊,魏军败势都已无法阻挡。

火光明灭间,远处林中驶出一辆齐军战车,车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齐军主将田忌,另一个正是令庞涓耿耿于怀12年的孙膑。

桂陵之辱再加马陵之败,庞涓自知已成世人心中笑柄与反面教材,半生英名尽毁,遂羞愤自尽。

田忌见庞涓伏诛大喜过望,而孙膑只是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孙膑与庞涓的恩怨就此画上了句号。

结语

庞涓好名残害孙膑,膑刑与黥刑确属常人难以忍受屈辱,可孙膑为复仇,却于桂陵之役以齐国两名都大夫以及2万名士兵性命为诱饵。

我们能说孙膑是为名利丧失人性铁石心肠之人吗?也许庞涓带给孙膑的切骨之痛,才让孙膑抛却仁义道德,不顾一切向庞涓复仇。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礼乐崩坏的战国时代活下去。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春秋时期著名兵家孙武的后世子孙。他的生卒年代不详,大约活动在公元前380年至前320年左右,大体晚于吴起,与商鞅、孟轲处于同一时代。传说孙膑年幼时失去双亲,孤苦无依,长大懂事后,看到列国间兼并战争十分频繁,战争的胜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胜了,可以挽救一国之危亡;败了,就要割地赔款,甚至亡国,深感战争胜负的重要性,于是决心投身到戎马生涯中去。后来,孙膑听说有位自号鬼谷子叫王栩的老先生满腹韬略、学问高深莫测,于是跑进深山里拜鬼谷子为师,追随他学起兵法来。

孙膑学习很刻苦。鬼谷先生向他传授《孙子兵法》13篇时,他非常喜欢,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地日夜研究诵读。三日后,鬼谷一篇篇考问,孙膑对答如流,一字不差,且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老师高兴地说:孙武子后继有人啊”!

孙膑随鬼谷子学习兵法时,有个同窗叫庞涓,两人颇为投机,相处融洽。庞涓曾承诺孙膑,自己一旦得志,就会在当权者面前举荐孙膑。

后来庞涓学成后辗转到了魏国,经人引荐,拜谒了魏惠王,替魏王率军东征西讨,颇有战功,深得魏王宠信、倚重,被封为大将军。春风得意时,他忽然想起了当初对老同学孙膑的承诺,但又觉得孙膑的学识才能甩自己几条街,如果把他推荐给魏王,他的声名与威望定会让自己望尘莫及,自己定会遭魏王冷落。原来,庞涓是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龌龊小人。他苦思冥想,突然心生一毒计,暗地里派人把孙膑接到魏国来,再诬陷孙膑触犯律法,施以在脸上刺字和砍断双足的酷刑,并将他囚禁起来。

孙膑遭受无妄之灾,惨遭迫害、处境异常艰难。即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依然日夜刻苦研读《孙子兵法》,从未懈怠。

后来,齐国的使节来到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孙膑因遭受了斩足(膝盖骨)酷刑,又被庞涓的亲信日夜监视,不能明着去拜访齐使,只好暗中让人推着偷偷地去驿馆去见那位使者,极力向他游说。齐使听了孙膑的谈吐,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秘密地将他带回齐国。

孙膑回到齐国不久,很快就见到了齐国大将田忌。田忌非常赏识孙膑过人的军事才能,待以上宾之礼,设酒宴殷勤款待。

彼时齐魏争霸,攻伐不已。魏国很早就任用李悝进行了封建改革,是战国初期头等强盛的诸侯国。魏国的扩张,严重地威胁到东面的邻邦齐国。

孙膑用自己的才智帮助田忌通过赛马赢得了齐王千金。田忌借机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从田忌赛马”这件小事中,看出了孙膑高人一筹的智略,非常高兴地召见了他 。

孙膑一见齐威王,就阐述了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认为战争攸关一个国家的安危存亡,在列国争雄的境况下,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扫灭或征服诸国,维持自己的统治。孙膑对战争的深刻分析和对指挥作战的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主张,深深地打动了威王和田忌,两人愈发敬重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的孙膑了。不久,齐威王便拜孙膑为齐国军师。

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不几年,齐国就化茧为跌,迅速强大起来。为了应对魏国的军事威胁和与之争夺土地,孙膑指挥了许多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有批亢捣虚” 、围魏救赵” 和 减灶诱敌”、马陵设伏” 两次大战。

为节省篇幅,在此重点介绍孙膑策划的复仇雪耻之战—— 减灶诱敌 ” 及 马陵设伏 ” :

公元前341年,庞涓率魏军大举攻伐韩国,弱小的韩军拼命阻抗,与入侵魏军展开激烈战斗,两军的实力也随之大大减弱,齐威王采纳孙膑建议,在魏韩两军打得不可开交、血肉横飞时,才派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齐国大军正式参战。

这次战役,按孙膑的战前策划,仍然把攻击的矛头对准魏国国都大梁(今开封)。齐军很快攻入魏国 ,不久就获悉庞涓即将率师回救大梁的消息。对庞涓个性心理和魏军情况了若指掌的孙膑对田忌说:魏军一向自恃骁勇,蔑视齐军,庞涓必急于同我军主力展开决战。善于用兵者,就要利用敌人这种急于求战的心理,引诱他们中计。兵法有云:‘长途奔袭,如果超过百里,军队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跟不上,就会有折损上将的危险;如果超过50里,大军前后不能接应,最多只有一半兵力能够参战。现在我军已经捣入魏国境内,可以装作胆怯畏战的样子去引诱魏军上钩’” 。田忌问:怎样诱敌呢”?孙膑答:可用退兵减灶之策。第一日造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日减为5万人炊事用灶,第3日减为3万人用灶 ”。田忌大喜,按孙膑计策部署,立刻避开魏军锋芒,不与其正面交手,率齐军迂回东撤,在撤军途中,每日减少宿营地炊饭所用炉灶数目,造成敌军认知错觉。

再说庞涓率领伐韩魏军日夜兼程往回赶,怒气冲冲地想与齐军决一死战,不料齐军掉头东返,便下令大军衔枚急追。这样一连追踪了3天,庞涓发现齐军扎营处的炉灶一天天减少,便以为齐军厌战,士气低迷,军士相率逃亡者一天天增多,不由得大为兴奋。他下令将辎重丢弃, 步兵速度慢,也被他抛在后面,他亲率部分精锐骁骑,马不停蹄,昼夜不歇,跟在齐军后面紧追不舍。就这样,魏军被孙膑施计给引诱到了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 马陵 这地方,两面环山,林密草深,地势险峻,中间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险道,是一个打伏击的绝佳之处。孙膑命士兵伐木阻塞小道,还剥去路旁一棵大树的一段树皮,在露白上手写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几个大字。又挑选了万名技艺精湛的神射手,分头埋伏在两旁的山林里,静待魏军自投罗网。孙膑吩咐道:夜里以火为号,若见火光一闪,你们就一起放箭” 。

这天傍晚,庞涓率魏军轻骑气喘吁吁地追至马陵道。只见横七竖八的树木阻塞了通道。庞涓上前察看,一面指挥士兵移开树木,猛然见道旁一颗大树,树干上有一段白木显露,隐约有字迹,就叫人点起火把细看。在火光照耀下,庞涓看清了那一行字,他大吃一惊,惊呼道:我中孙膑诡计了”!急忙下令魏军后退。但已经来不及了。埋伏在两旁山林中的齐军,一见火光亮起,立刻万箭齐发。魏军骑兵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被射得人仰马翻,道路逼仄又无处可逃,都成了齐兵的活靶子 ,只有少数人侥幸逃出了伏击圈。庞涓身中数箭,鲜血汩汩喷涌,智穷力竭。他知道败局已定,自己难逃一死,以无限感叹的口吻说:真后悔当初没有杀掉孙膑这小子 ,现在倒成就了他的声名” !话毕,他就拔出佩剑自尽了。魏军主帅庞涓挥刃自尽后,田忌、田婴率领齐军乘胜反击,将魏军的后续部队完全摧垮,还生擒魏太子申。

孙膑运筹帷幄,指挥齐军,连续两次挫败强大的魏国,还除掉了手段刻毒的仇人庞涓,一时威震四方,名噪天下。从此齐国国势日益强大,其他大小诸侯皆东向稽首朝见,齐国遂一跃成为战国七大霸主之首。



离蓉:庞涓与孙膑的故事有谁? -
17845687371……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孙膑,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孙膑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而他的同窗好友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

离蓉:孙膑于庞涓的结局怎样啊? -
17845687371…… 在马陵之战中 孙膑采用减灶法迷惑庞涓 使庞涓误认为齐军已经溃散而贸然进攻 就在庞涓带领少数骑兵前进之时 孙膑在前方伏击庞涓 庞涓身亡 孙膑曾建议田忌先发制人 捉住邹忌面君 但以国家利益而且死忠齐君的田忌担心引起内乱 不肯动手 最终田忌被排挤 得不到任用 孙膑见此 自觉留下无益 而且经历了太多的情非得已的杀戮和争斗之后 产生归隐

离蓉:鬼哭狼嚎成语故事 -
17845687371…… 【成语故事】 鬼谷子的徒弟庞涓和孙膑,十年中学成了兵法战策,想下山谋取功名.庞涓到魏国后被魏王封为武阴君、兵马大元帅.庞涓站住脚后就向魏公子保举孙膑,待孙膑得官后又嫉恨他. 庞涓假传命令,要孙膑三更时分带领人马摇旗呐...

离蓉:同出一个德高望重的师门为什么孙膑和庞涓会一好一坏? -
17845687371…… 据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奇人,因其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鬼谷子博学多才,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投师学艺者颇多.《史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还有两个广为人知的学生,就...

离蓉:古代为了自己牺牲别人的人(仔细读) -
17845687371…… 庞涓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亲如手足.庞涓投奔魏国发达后,更是将孙膑推荐给魏王,但是为了金钱,地位,女人和名望,最后庞涓陷害了孙膑,致孙膑于残,迫孙膑于疯. 庞涓还是不够狠毒,他放了孙膑一条生路.如果庞涓真是一个...

离蓉:成语孙膑膑膝是什么意思 -
17845687371…… 膑刑:削去膝盖骨,古代酷刑之一.孙膑,齐国阿地(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他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 希望帮助到你,望采纳

离蓉:孙膑和庞涓这篇短文,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
17845687371…… 庞涓:有本事,不只带领魏国军队打败小的周边国家,还打败过齐国,他嫉妒心极强(也不能说是嫉妒心).当他发现他的地位将会被孙膑这个学问比他还高的同门师兄弟所代替时,他为了保着他的地位,就陷害了孙膑.很多人为了保住或是争得...

离蓉:孙膑为什么被砍双脚? -
17845687371…… 庞涓与孙膑同窗学兵法,学业有成,投奔魏国,得到惠王的重用,被提拔为将军.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远不如辅佐齐国的老同学孙膑,感到他是个威胁,便想方设法把孙膑“挖”到魏国来.如果是从共御外侮出发,携手并肩效力魏国,在那个时...

离蓉:他们是啥关系?孙膑与庞涓是啥关系?
17845687371…… 亲密的敌人,决裂的朋友,拼命的同学.

离蓉:孙膑入齐 庞涓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17845687371…… 他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坏,其实他是有志向的,帮助魏王完成统一大业!这个人能身先士卒,体恤下属,深得爱戴,总体讲他是有点心胸狭窄的,军事才能虽不及孙膑,但也出类拔萃的!

相关链接:

数据及资源来自于互联网上交流,数据资料仅供参数,有事请电邮联系。

Copyright© 优品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