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相关的成语各一个。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相关的成语~

与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相关的成语有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批亢捣虚、
马陵之战:以逸待劳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1、围魏救赵
【读音】wéi wèi jiù zhào。
【释义】 原指战国时期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特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亦即用包抄敌人后方来迫使其撤兵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2、批亢捣虚
【读音】pī gāng dǎo xū,
【释义】批:用手击;亢(gāng):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成语典故】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救斗者不博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3、以逸待劳
【读音】yǐ yì dài láo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4、纸上谈兵
【读音】zhǐ shang tán bīng ,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用兵打仗策略。比喻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情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桂陵、马陵之战对战双方
1.齐国 将领:田忌 军师:孙膑 兵力:八万
2.魏国 将领:庞涓 兵力:十万
3.战场: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 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
4.战果: 桂陵和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声威鹊起,称霸中原,孙膑亦名扬天下。

5.战役简介: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元气大伤,但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用孙膑的主张,待韩军五战五败,魏军也实力大损时,才于次年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齐军重施“围魏救赵“的战法,直驱魏都大梁。魏惠王像上次一样将攻韩的部队召回,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击齐军。
此次形势不同于桂陵之战,魏军是有备而来,气势旺盛。故孙膑决定因势利导,利用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诱敌冒进,再图取胜。齐军前锋与魏军稍一接触,即佯装怯战,掉头东撤。在撤退途中,有意造成军力不断削弱的假相。第一天造了10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5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3万人用的锅灶了。庞涓看到齐军锅灶日减,以为齐军胆怯,三天中即逃亡了大半,这才壮起胆子,丢下辎重和步兵,只领轻车锐骑日夜兼程猛追。
齐军退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设伏,庞涓率军追到马陵,伏兵四起。魏军措不及防,仓促应战,很快溃败,庞涓中箭,左突右冲无法突出重围,最后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军主力,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

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 对战双方:周武王---商纣王

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一说70万,殊难相信),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

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帅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批亢捣虚、

马陵之战:增兵减灶。

桂陵之战的成语是: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 处
《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例 句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反义词
围城打援
典 故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马陵之战的成语是:增兵减灶
迷惑敌军的战术,后人称之为“增兵减灶。
典故 :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城。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军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死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
因势利导,因利势导——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因势利导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因势利导

桂陵:围魏救赵
马陵:增兵减灶

金燕:南北朝之前的战争的有关成语 -
17536406021…… 马陵之战 减灶之计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赤壁之战 借东风,苦肉计,连环计,火烧战船,反间计,舌战群儒 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 城濮大战 (晋文公)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漠北战役 暂无 官渡之战 每想起来..

金燕:城濮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牧野之战,淝水之战,漠北之战,涿鹿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朝代,时间,交战双方,相关成语(重要) - 作业帮
17536406021…… [答案] 城濮之战,春秋时期,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重要成语:退避三舍长平之战,战国末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重要成语:纸上谈兵马陵之战,战国中期,公元前341年,魏国和赵国,重要成语:因势利导桂陵之战,战国中期,公元...

金燕:春秋战国时期为后世所传颂的成语和典故有哪些? -
17536406021…… (1)围魏救赵(2)卧薪尝胆(3)图穷匕现(4)朝秦暮楚(5)问鼎中原(6)老马识途,纸上谈兵

金燕:马陵之战成语有什么四字 -
17536406021…… 是纸上谈兵,老师说的,关于赵括,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赵括因战败而断送40余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前途而成为千古笑柄,其事迹后来成为成语 纸上谈兵.望赞!!

金燕: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
17536406021…… 望采纳.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

金燕:初一历史重要战争,要有影响,结果,成语,要全
17536406021…… 有官渡之战,长平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

金燕:马陵之战有什么内容?有何意义?出自里面的成语有哪些?快 - 作业帮
17536406021…… [答案] 陵之战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

金燕:“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与“纸上谈兵”相关的 -
17536406021…… D 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城濮之战——退避三舍,马陵之战——减灶计,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金燕: 列举题:(11分) 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及成语典故 2.秦始皇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提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 作业帮
17536406021…… [答案] 1.著名战役:城濮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成语典故:一鸣惊人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2.政治方面: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

数据及资源来自于互联网上交流,数据资料仅供参数,有事请电邮联系。

Copyright© 优品秀